时间:2023-01-20 19:57:58 | 浏览:820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中原十八郭”的祖源地台郭村。
台郭社区便民服务大厅
地理位置
台郭村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人民政府西南2.5公里处。台郭村辖台郭、台郭西沟、台郭沟南、东寨、盐店庄5个自然村。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等农作物。2007年,村里退耕还林,台郭行政村改为台郭社区,全社区有耕地2365亩,辖8个村民组,450余户,1400余人。郑密公路从村中经过,村西有台郭水库。
盐店庄遗址
村名由来
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山西洪洞县椿树胡同的郭武功携其二子、二女、三胞侄、十三堂侄等人(因其中有18个男孩,又被称为“十八郭”)移民。最终渡过黄河来到郑州西南。
郭武功一行人在杨柳村定居后。经过数十年的生息繁衍。后经变故,他们就在村内河沟的沟台上挖掘洞穴居住,艰难度日。因村民在沟台上居住,并且姓郭,村名便被称为“台郭”。
历史脉络
唐朝时期,管城(今郑州老城区一带)到密县(今新密市)之间有一条官道,道路两边有很多村庄,其中一个村庄位于管城西南约25里处,村中有一条小河流过。因河两岸有成片成片的杨树、柳树,景色很是秀美,村庄便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杨柳村”。
宋朝末年,因战乱不断,曾经繁荣的杨柳村开始衰败。
元朝末年,烽烟再起,杨柳村的人口再次锐减,仅剩下孟、王、毛三个姓氏不足10户人家。
明朝建立后,官府开始组织山西的部分民众向河南一带移民。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山西洪洞县椿树胡同的郭氏家族见到官府的文告后,经过再三权衡,决定由郭武功携其二子、二女、三胞侄、十三堂侄等人(因其中有18个男孩,又被称为“十八郭”)移民。经过多日长途跋涉,他们最终渡过黄河来到郑州西南。郭武功一行人在杨柳村定居后,和当地村民和睦相处,深得众人尊敬。经过数十年的生息繁衍,郭氏家族人丁兴旺,迅速达到100多人,使原来仅有几户人家的杨柳村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兴旺。不过,郭氏家族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于是,当初“十八郭”的部分后人陆续迁往他乡居住,最后散居在郑州及周边的新郑、新密、荥阳、开封等地。
明神宗万历年间,官府有一批官银要从南方运往北京。当这批官银途经杨柳村时,突然从路两边杀出一大帮蒙面的强人,劫走官银。因银子在杨柳村被劫,负责侦办的官员率大军将村子围住,把村民统统以劫银或通匪的罪名杀掉。最后大肆纵火、填井,把村庄彻底摧毁。
官兵全部撤走后,几个逃出的郭姓村民回到成为一片焦土的杨柳村,因无房居住,他们就在村内河沟的沟台上挖掘洞穴居住,艰难度日。
清朝初期,经过多年发展,这里成为一个小村庄,因村民在沟台上居住,并且姓郭,村名便被称为“台郭",于是,“台郭”便代替了当年的“杨柳村”。
后来,郭武功的部分后代开始迁出台郭村,现在郑州南郊、西郊都有郭姓子孙的后裔。
民国时期,台郭村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有庙会。会期一般要唱大戏,引来众多贩卖货物的客商和赶来看热闹的周边村庄民众。会场较大,绵延几里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2000年以来,台郭村葡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品种多,产量高,成为侯寨乡重要的葡萄产地之一,一些村民通过种植葡萄而步入小康之路。
辛卯年“十八郭”郑州台郭村拜祖纪实
2011年,台郭村举办了隆重的“辛卯年郭氏拜祖典礼”,来自平顶山、孟州、新密、新郑及郑州等地“十八郭”后人1000多郭氏后裔前来寻根祭祖。使分散数百年后的“十八郭”后人实现首次大团聚。
辛卯年“十八郭”郑州台郭村拜祖纪实
2015年,村内沟中、平地多种植各种树木,村民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沟内再次大量种植杨树、柳树、使台郭村又恢复了昔日杨柳村的风采。过去的荒坡丘岗,被一望无际的树林覆盖。林业的发展不仅美化村里的环境,而且也给村民的增收带来希望。
村庄档案
郭武功墓
位于台第自然村内,旧时常有郭氏后人到此祭拜。人民公社时期,因平整土地,墓地遭毁,后得到修复,现有墓碑、墓志铭尚存。
郭氏宗祠
郭氏宗祠
为了便于郭氏后人参拜先人,村内建有郭氏宗祠,分布在郑州、新郑、新密的郭武功后人多到此寻根拜祖。2011年村里举办了隆重的“辛卯年郭氏拜祖典礼”,来自平顶山、孟州、新密、新郑及郑州等地的1000多郭氏后裔前来寻根祭祖。
辛卯年“十八郭”郑州台郭村拜祖纪实
辛卯年“十八郭”郑州台郭村拜祖纪实
传说故事
明神宗万历年间,官府有一批官银要从南方运往北京,为保证安全,官兵们先把一根根木棍从中间锯成两半,挖空后将银锭藏在其中,负责押运的官兵则假扮成贩运木材的商人。因为这些银子被藏在木杠(棍)之中,又被称为“杠银”。计划虽然周密,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当这批官银途经杨柳村时,突然从路两边杀出一大帮蒙面的强人,将押送的官兵团团包围。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官兵因寡不敌众,丢下官银狼狈而逃。
官银被劫的消息震动朝野,万历皇帝严令限期破案。因银子在杨柳村被劫,负责侦办的官员在追查无果后便认为是杨柳村的村民所为,于是率大军将村子围住,把村民当做劫匪逐一审问,接着不分青红皂白,统统以劫银或通匪的罪名杀掉。最后大肆纵火、掘地、填井,把村庄彻底摧毁,从此杨柳村不复存在。
就在官府包围村庄的前夕,几个和官兵有亲戚关系的郭姓村民得到了密报,他们急忙逃出村庄,从而得以保全性命。官兵全部撤走后,这几个郭姓村民回到成为一片焦土的杨柳村,因无房居住,他们就在村内河沟的沟台上挖掘洞穴居住,艰难度日。
清朝初期,经过多年发展,这里成为一个小村庄,因村民在询台上居住,并且姓郭,村名便被称为“台郭”,于是、“台郭”便代替了当年的“杨柳村”。
版权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证属证明联系。
三、开家特色小吃店对于农村市场来说,不需要什么高大上,需要的是实惠,因此,可以选择在农村集镇上人流量大的地方,开一家小吃店,比如像贵州的牛肉粉、羊肉粉、豆花面、肠旺面、豆浆油条、包子馒头、蒸饺、水饺、馄饨等小卖店,对于消费者来说,花费不大还还实惠。
导读:生产队时候的孩子们,自己制作的玩具,新奇实用,你还记得几样满满的回忆啊!我们还有玻璃球,吃两毛钱的冰柜,花的人民币是少数民族的。怀念童年时代。那时候穷,但发自内心的开心,人与人之间是那种淳朴的民风
很多童年的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曾经儿时的玩具有没有勾起你曾经快。看到这些照片,感觉这些人就在昨天每周要是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那是非常高兴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但是我们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比拟的。
那时候,记得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半个村的大人,小孩都来我院里看电视,要是没凳子了,直接坐地上,顽皮的孩子,就坐墙头上,或者,爬树上。确实值得回忆啊。70-80年代农村孩子自制的30种玩具,满满。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没有玩具没有变形金刚,更没有IPAD。我们玩的都是自制的玩具,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游乐场所。仿佛还在昨天,一转眼就已经人到中年了。
上个世纪六七八十时代,生活没有现在丰富多彩,但孩子们都过得充实快乐。绝大部分孩子家买不起玩具,只要见其他孩子玩的,都会自己想办法做。那个年代的人,玩具全部都是自己做,自己创造,弹弓、打蛋、打耳、“斗鸡”、泥钱、等等多了。
70-80年代,农村条件有限,那时的农村孩子没有网络,甚至连电都没有,不过那时的农村孩子们的童年也过得很快乐,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运用农村特有的地道材料制作出了很多的玩具,这些玩具虽然没有现在的玩具那么的高科技,那么的好看,精致。但是这
央广网抚州7月24日消息(记者胡斐)盛夏时节,无人机拍摄下的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左坊镇许家村一带,广阔的稻田与青山、河流、村道、民居等相映生辉,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大美乡村画卷。航拍江西大美乡村:青山绿水入画来(央广网发 邓兴东 摄)航拍江西大。
当日,阳光灿烂,安徽省级美好乡村灵山村在梯田、翠竹、彩虹公路的衬映下如诗如画。据了解,目前,徽州区先后建成7批次24个省级中心村、17个市级中心村,整治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6个,投入省。航拍的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风光(10月31日摄)。
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南宁也有这么美的小村庄今天就一起去看看吧。广西民宗委发布《关于拟命名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名单的公示》南宁这些小村庄上榜了。上林县下水源庄下水源常常被人们称为“山里的小布达拉宫”。从山的对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