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3:51:45 | 浏览:3314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岚 通讯员 郭佳星 杨坤
7月30日上午,郑州市二七区召开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落实省市委全会精神,动员全区上下紧扣“六稳”“六保”,抓好高质量发展“八个发力点”,坚定信心、奋发作为,高质量谱写“三个二七”发展新篇章。
负重拼搏 发展成绩有“温度”有“厚度”
2020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二七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多项有力举措,发动2万多名各方人员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构建起了全覆盖防控体系,并不断完善“人防+技防+物防”防控体系,确保了防控工作常态长效、稳定可控。
在推动社会发展中,二七区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40.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2.3%,均为市内六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9亿元,同比增长0.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7.21亿元。新开工项目72个、完成投资212.1亿元,新签约项目12个、投资额222.6亿元。
上半年,二七区聚焦“中优”“西美”的功能定位,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3个,30个微公园小游园建成开放,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年均浓度持续排名全市前列,樱桃沟社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力度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服务集成创新,1-6月,累计受理各类审批事项47.7万余件、服务企业群众47万人次、满意率达99.35%,“温暖二七”建设的16类117个服务项目,受益群众31.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49万人,6所新建中小学校全面开工,8所新增公办幼儿园正在建设;937个楼院安装“智能门禁”,建成36个夜经济特色街区。
务实重干 谱写发展新篇章
下半年,二七区将树牢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围绕城市“中优”“西美”功能定位,以市委“一个方向、三个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六字要求、八个方面工作”为统揽,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化“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目标内涵,持续提升“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发展路径,抓实高质量发展“八个发力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未来,二七将围绕“控、保、稳、进、抬、扛”六字要求,持续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抓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宣传引导群众提升健康素养;更加主动地落实落细援企稳岗政策,加大解困帮扶力度,深化推进“三送一强”活动;抓好区域长远精进发展,梯次推进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开工、运营,高标准谋划推进未来产业发展。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和升级产业品质。全力推进33个省市重点项目、22个出彩项目、26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打好产业招商“主动仗”,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首店经济、产业链核心企业,引进知名央企进行合作,打造高品质城市板块,加快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抓实六个核心版块打造。二七商圈板块将聚焦形态更新、业态更新、功能更新,构建主次鲜明、高低有序、景色优美、富有魅力的城市空间,打造成落实城市“中优”布局的新坐标;康养产业板块聚焦大健康产业全链条培育和招引,推进新基建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探索形成集“医疗、健康、养生、休闲、体育”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新模式;凤湖智能新区板块聚焦“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尽快展现城市“西美”新风貌;华侨城文旅板块要聚焦生态修复、文化复兴、产业综合导入,全面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新标杆;足球小镇板块要聚焦生态提升、体育文化、民俗文化,着力建设美丽经济、美丽乡村示范区;二七新区总部经济板块要聚焦高端商务、总部经济,高标准构建产城融合展示区。
围绕高品质城市建设和管理,精细精准推进“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全力推进“一环十横十纵”涉及二七区道路的改造提升,完善公共设施,高质量完成29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探索建设地下立体智能停车库,增加党群服务、物业服务和“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以美丽田园理念推进城乡结合部整治,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家门口的新变化;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
积极践行“西美”布局内涵,在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创建上再发力,塑造林水相依、自然和谐、三生融合的现代田园风貌,打造文明城区新形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生态优先、环境整治先行,持续加大水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力度;统筹全域生态建设,将“生态+”融入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各方面;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增强“西美”底蕴。
扩大“温暖二七”效应,真正让“温暖二七”温暖每个群众。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充分挖掘公益岗位,解决好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加大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中小学午餐配餐、课后延时服务、校园周边200米安全区等全覆盖,解决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问题;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精心策划群众性文化活动;抓好城市防汛、社会治安、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实社会治理,构建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更舒心;探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立“二七区基层治理服务智慧运营中心”,提高快速发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的能力和合力;创新推进“物业城市”,通过专业力量推动“建设管理服务”效能提升;整合资源力量,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探索信用体系,制定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办法,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围绕“优制度”“提效能”,持续深化改革,强化改革的意识、改革的精神,以改革来破解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党的建设工作要求,二七区将持续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建设,把稳方向之舵,切实把党的领导责任履行到位、作用发挥到位;夯实社会基础,凝聚发展力量;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在提升执行能力、专业能力、统筹能力上下功夫,打造过硬队伍;加强基层基础,密切党群关系,向基层多倾斜力量和资源,创新工作载体,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过硬;锤炼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过硬作风,做到有责任担当、实干行动、正知正念;严明纪律规矩,让每个党员干部都有敬畏之心,进一步巩固全区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良好政治生态。
“未来,二七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顺势而为,加快打造‘三个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奋力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出彩、中部崛起、黄河战略实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区委书记陈红民表示。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龚浩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岚 通讯员 郭佳星 杨坤7月30日上午,郑州市二七区召开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落实省市委全会精神,动员全区上下紧扣“六稳”“六保”,抓好高质量发展“八个发力点”,坚定信心、奋发作为,高质量谱写“三个二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通讯员 郭佳星“聚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锚定‘中优典范、西美示范’城市功能,深耕‘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引领区、中优功能核心区、西美风貌展示区、美好生活样板区、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部分区域风险等级及对管城回族区、二七区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的通告(2022年19号)根据我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调整部分区域风险等级及对
乐居新媒体 2022-09-21 09:00 3.3w阅读乐居新媒体郑州讯9月21日,本年度备受瞩目的郑州第二轮集中土拍揭幕。原本合计约1215.8亩、总起拍价126.5亿元的17宗地,未开拍前终止三块,包含郑政出〔2022〕18号(网)、
二七新区北起长江路,南至绕城高速辅道,西起二七区界、南四环、嵩山南路,东至二七区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京广南路、嵩山南路、南三环、南四环所围合的12平方公里。新区位于郑州城市西南部,是距离主城区最近的城市组团。说起二七区,很多
人们对城市温度的感知具体而细微。衣食住行、急难愁盼,蕴藏着人民群众最直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感动中国”“全国文明家庭”到社区慈善、智慧养老,再到“爱心涌流,共建共享”局面的形成,以民生为本的“温暖”二字早已深深镌刻进二七人的日常。2016
发展的二七区阔步前行。城市绿地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绿色生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周到服务每位入住老人。优质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李林亘古悠长,荣光辉煌。作为全国唯一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命名的城区,郑州市二七区在新时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岚 通讯员 张一弛2月21日,中共郑州市二七区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此次大会全面总结了2021年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动员全区上下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工作有标杆、落
河南商报记者 李恒9月29日上午,郑州市举行2020年度第三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二七区在二七广场设置分会场。活动中,区委书记陈红民视频连线主会场,汇报2020年二七区重大项目开工情况,并宣布二七区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当天,二七区集中开工
民族的大团结,你我的运动会。9月8日—16日,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河南郑州举行。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有着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近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路”同频共
截至8月16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据国家卫健委网站,8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6例(云南15例,广东9例,上海7例,广西2例,山东1例,四川
2022年8月9日《河南日报》18版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亘古悠长,荣光辉煌。作为全国唯一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命名的城区,郑州市二七区在新时代阔步前行!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二七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性、创新性地提出并实践“三
如何深入发掘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文旅新品牌塑造,全面展示文化旅游形象,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近日,二七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二七区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审验收,认定命名二七纪念馆、申家大院、樱桃部落基地、樱桃树下体育公园4
“市委深入贯彻中央、省委部署,提出了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以‘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为总要求,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
来源:河南日报网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莉娜德化步行街成了网红打卡地,樱桃沟里藏着“淘宝村”,瑞光旧工厂变身文创园,华侨城文旅项目呼之欲出……11月12日,郑州市二七区文化旅游局举行“媒体人看二七、文旅融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采风活动,各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