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4:02:54 | 浏览:344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通讯员 郭佳星/文 杨坤/图
“以务实重干、担当奉献的二七精神,践行新理念,锤炼新作风,展现新作为,坚定不移打造‘三个二七’,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新征程,努力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担当重任、增光添彩。”
1月13日上午,二七区召开的区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擂响了不断开创全区发展新境界的战鼓。
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过去一年,二七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好”态势更加明显。发展路子更加科学,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发展态势更加健康,动力活力更加蓬勃,干事氛围更加浓厚。
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7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4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7.7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7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4亿元,增长11%;连续两年评为全市年度综合考核工作优秀单位;再次进入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最具投资潜力、创新创业三个“百强区”。
重点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成就斐然。全年15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70亿元,郑州地产投资大厦等82个项目开工。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凤湖生态休闲区等重大出彩项目进展顺利,平安建设、基层党建标准化系统等335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开放创新取得显著成绩。全区新增科技型企业34家,累计达142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0亿元,专利申请量突破3500件。
新型城镇化建设品质大幅提升。高标准推进安置房建设,开工量、开工率、回迁量和回迁率均位居全市第一;39条市管代建道路全部开工,望桥路等20条道路已建成通车,完成桃源路、交通路等54条支路背街整治;陇西国际城小学等8所学校建成投用,创造了全市中小学建设的“新速度”;全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位于全市第一。
创新推进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双统筹,为全国环境治理提供了郑州理念、二七方案。32个重大生态建设项目已开工24个,完成投资38.1亿元,新增绿化面积247.4万㎡,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温暖二七”建设工作真抓实做、贴近基层、精准帮扶,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全年民生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1.6%。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4295人;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补助11053万元;组建了191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0.88万人;全年基本建成公租房1122套,分配2925套;组建10大类479支特色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50万人次,初步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018年,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行动,推进“三个二七”,做好六项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2018年,二七区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这一目标 ,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全力攻坚年”“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年”两大行动,深化推进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三个二七”,扎实做好“项目推进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改革开放创新、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民生改善 ”六项工作,努力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担当重任、增光添彩。
“项目建设全力攻坚年”行动,突出“双十”出彩项目运作,紧紧抓住全区梳理的20个重大出彩项目,加快推进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保利豫见里等10个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辐射力强的出彩项目。深度谋划“凤湖”生态休闲区、生态水系休闲观光带等10个重大出彩项目。持续推进重大项目攻坚,深化“三定四推五落实”项目运作机制,全力以赴抓好16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深度整合资源要素,全力以赴破解项目瓶颈,增强资金保障能力,保障项目建设进展。
“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年”行动,把基层党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项目化运作,着力严责任、补短板、抓规范、建机制、树品牌,突出“战斗力”提升,抓书记、强队伍;突出“保障力”提升,抓阵地、强载体;突出“执行力”提升,抓制度、强管理,突出“影响力”提升,抓特色、强品牌。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保证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基层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保证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020年,发展竞争力迈入中部城市市辖区第一方阵
今后一个时期,二七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全省打好“四张牌”、建设“三区一群”的要求,遵循全市“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的工作格局,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的工作方针,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坚定不移打造“三个二七”,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奋力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担当重任、增光添彩。
到2020年,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的框架体系,基本确立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地位,综合实力在全国市辖区百强中大幅跃升,发展竞争力迈入中部城市市辖区第一方阵。
到2035年,在郑州主城区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现代服务业样板集聚区、生态城市形象展示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和文化传承创新繁荣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人民生活更加宽裕,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城市中心区,基础设施、产业支撑、服务功能、人居环境、营商环境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国际企业、国际人才充分集聚,全球视域下的要素聚集和辐射能力大幅提升。
“新时代令人鼓舞,新征程催人奋进。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务实重干、担当奉献,不断开创二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担当重任、增光添彩。”二七区委书记陈红民表示。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6日凌晨,河南省郑州市发布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的通告,疫情防控措施再度升级。此前一日,郑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这座1200多万人口的城市设定战疫目标:三天内圈住封死疫情,一周内实现社会面清零,一个潜
你可曾想过十年 可以发生多少变化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充分展示郑州广电人昂扬向上、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近期,郑州广播电视台开展“我眼中的这十年”主题vlog展播活动。这一次,土生土长的郑州“老司机”、郑州广播电视台十佳主持人 大锤 搭档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访贤/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顺应这一经济规律,河南省委、省政府站位新发展格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全局,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塑性调整,将洛阳、平顶山、漯河、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王磊彬 陈诗昂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城市评级通过2021年第18期《求是》杂志发布。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超大城市7个,特大城市14个。郑州以总人口1260万人、城区人口534万人的数量,进入特大城市名单。
郑州市气象台2021年07月31日22时20分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信号:预计6小时内,郑州市区、中牟、荥阳、新郑、新密、登封、巩义将出现8到10级大风,局地阵风11到13级。请注意防范。编辑:永东
区域总览位于郑州城区西部,市政府及其他市政单位聚集,教育资源丰富,商圈氛围浓厚,人口聚集度高。>区位:中原区位于郑州市区西部,西四环、中原西路、陇海西路。>面积:辖区总面积97.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8.54平方公里)。&g
中原区位于郑州市区西部,是郑州市建立比较早的直辖区之一,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中原区要品尝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1、合记烩面合记羊肉烩面,选用上好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将肉煮烂。另用精制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 通讯员 李文茹9月22日,以“书香润万家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书香河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拉开帷幕。作为大会分会场的郑州市二七区,秉承“全民参与、全域覆盖、二七特色”的办会原则,将一场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近日,郑州二七区2021年引进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常硕文等10名同志,奔赴到社区一线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点位督导及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核酸检测数据对接等工作,成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新成员。这是二七区对
郑州日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李贞 张萌记者从8月1日召开的金水区上半年经济运行调度会上获悉,上半年,金水区经济总量达到1000亿元,在2022年赛迪发布的全国百强区中,金水区跻身第20位。精准定位,重点项目建设酣。加快推进华中科技园、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