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4:25:51 | 浏览:2839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郑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本报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市十年来发生的喜人变化,记录城市成长的脚步,共同感受城市的精彩律动。今日刊发“二七区篇”,敬请关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
“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
文旅融出新天地 诗意栖居在二七
二七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营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日望西山餐暮霞”,是古人对岁月静好生活的生动描画。
秋高气爽,在二七区樱桃沟、足球小镇、钓鱼沟、华侨城等地,不少市民走出家门,体验沟壑叠翠、清水碧渠,观赏朝露明澈、晚霞千里,用相机记录家门口的一片“诗与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二七区围绕“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复合型新城区总体目标,坚持“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的理念,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高位谋划,有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旅游经济快速增长,文勘文探强力推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均成效明显,硕果盈枝。
瑞光创意工厂文创市集
一步一景 构建全域文旅版图
人人都向往“琴棋书画诗酒花”的诗意栖居。6000余亩凤湖水库、10万亩生态涵养林、百里樱桃沟临水相依,凭借独特的生态屏障,二七区精准施策,全域推动,让市民不必远行,在家门口就能与诗意田园撞个满怀。
亲子奇幻游、浪漫河灯展、古装歌舞秀、夜间卡丁赛……在樱桃沟,除了漫步体验沟壑叠翠,传统民俗与夏日元素碰撞出的浪漫夜经济带来的全新体验,吸引不少市民打卡消费,让小乡村成为“甜蜜夜游”消费新引擎。
以樱桃沟为例,近年来,二七区秉持南部城区生态屏障这一“金字招牌”,紧盯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大招商、招大商,引进总投资约200亿元的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以发展旅游、文化、体验为带动的泛体育、泛运动建业足球健康小镇;以二七广场为核心的二七商圈有机更新有序推进,成功打造了六道巷、公主巷、瘦江南、桃花源、未央街、万达金街等主题鲜明、品质时尚的新商贸旅游街区;依托城区老旧厂房,改造完成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瑞光创意工厂,成功入驻近百家项目。
目前,二七区已初步形成以二七商圈、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堂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和商贸旅游项目,以华侨城、瑞光创意工厂、足球小镇、奇幻王国等为代表的体验式文旅项目,以樱桃沟景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城区文化品质和文化软实力。
文化志愿者艺术团参加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群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
文化赋能 叫响文旅产业品牌
夜幕降临,霓虹闪烁,二七区瑞光创意工厂文创园内,创意设计、艺术商品、琳琅美食、快闪表演轮番上演。为繁荣夜生活而打造的集餐饮、文创、游玩于一体的瑞光夜市集,让郑州市民在凉爽的秋夜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也是二七区借助辖区现有优势资源打造文创产业园区的生动实践。
二七区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明显,辖区内各类历史文化遗存390处,历史建筑、典型民居、民间工艺作坊、民间艺术表演场所达500余处。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百年德化商街、城市文化客厅、创新活力片区,目前已形成集历史文化、时尚娱乐、美食购物、夜经济等多元文化元素为一体的消费新模式。在西南部城区,加快民办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建设力度,推进高洪寺、芦村河等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
在此过程中,文旅品牌不断叫响——打造“舞王国际争霸赛”国际文化品牌;“郑州樱桃节”持续举办了16届;《第一大案》《快乐星球36号》等正能量电影相继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田园二七”入选美丽中国建设优秀案例;樱桃沟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园区”,游客数量累计超870万人次。
经过多年努力,二七区樱桃沟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钓鱼沟景区成功创建AAA级旅游景区;郑州德化步行街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河南山南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8家;二七万达、樱桃沟景区入选2020年度郑州“十佳夜游好去处”。
文体惠民 百姓乐享美好生活
近日,二七区“喜迎二十大,欢乐进万家”红色主题相声专场首演走进机关在区税务局进行,相声演员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体现出二七区经济的腾飞以及时代的进步,精彩演出博得了满堂彩。
二七区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文化之花开遍城区。
五年来,二七区累计投入资金数百万元,新建、改扩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4个,全区18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和14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并对群众免费开放。新建54个图书馆分馆,建成4家城市书房,试点建设“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2座,实现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
开展公益演出、公益培训、公益文化活动2400余场。“田园二七”文化志愿者艺术团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500余人、注册志愿服务队13支,文化志愿者艺术团、红色文艺轻骑兵、舞台艺术持续走进乡村、校园、机关单位、企业等,为广大市民群众不断送去丰盛的文化大餐。
持续打造“一点一品”的文化品牌,让每个新亮点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都有自己的特色,全区已打造亮点社区30个;2019年,“田园二七”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获批第三批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围绕弘扬“二七精神”,组织排演红色话剧《二七风暴》、拍摄《二七精神纪录片》等,传承红色基因,以文聚力,成风化人。
今年8月,二七区全民健身日活动在铁路苗圃健身公园举行,参赛队伍“火力全开”,用精湛的技术展示比赛成果。近年来,二七区投入8000多万元健全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组织网络体系,仅2021年就完成更新全民健身路径50条,新增智能健身驿站3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打造了社区“15分钟”健身圈。
樱桃沟奇幻王国夜景
高位谋划 文旅融合绘出诗意二七
文旅产业是朝阳产业,大有可为。二七区将文旅康养产业确定为全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二七商圈城市复兴工作作为全区“一号工程”,华侨城、足球小镇、瑞光创意工厂等项目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并强力推进。全区上下“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党政推动、社会参与的氛围不断加强。
二七区委、区政府借助专业机构及专家团队力量,先后编制修订了《二七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战略谋划》《二七区现代田园城概念规划》等旅游发展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旅游规划体系,引导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相继出台《二七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由区政府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设立区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和培育二七区重点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及产业集群,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十四五”征程开启,如何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二七区运筹帷幄,潜心擘画前景蓝图——
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名区”战略目标,构建“三区一地”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打造中心城区文旅消费集聚区;以融合创新发展为导向,培育二七新区文旅融合展示区;以生态宜居宜游为目标,建设凤湖智能新区生态文旅示范区;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建设郑州近郊休闲游首选地。将二七打造成为河南省文旅消费集聚区、郑州市文旅融合展示区、郑州市生态文旅示范区和郑州市乡村旅游首选地,使之成为文化旅游名区和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报记者 刘伟平 聂春洁 通讯员 陈鹏 文/图
你想走进十三朝古都,走进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吗?你想走进中国版图的中心地带吗?你想在明城墙上徒步13.7公里吗你想走进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吗?你想走进半坡博物馆探访母系氏族文化吗西安城墙“迈步城墙上,思回秦汉唐。曾经惊世界,今眺市容昌。”看看百
记者 | 底伊乐编辑 | 严之俊1、万豪旅享家携手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和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打造独特旅行体验5月7日,万豪旅享家宣布与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和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式成为“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贵州人告诉你们,贵州的景点很分散,需要做好攻略再去旅游,就事倍功半啦,这些我都替你们做好了,那么接着往下看吧~一、精华景点解析黄果树瀑布:亚洲第一大瀑布、《西游记》取景地荔波小七孔:自然遗产地,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西江千户苗
5月19日,正值中国旅游日,第十届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暨2022年“中国旅游日”四川省分会场活动上送出了一系列文旅“大礼包”,集中发布了215项四川惠民政策,包括景区免费、打折,旅游助老、助残,先进群体旅游奖励优惠,公共文化场馆文化惠民
暑期小兔房车优惠大放送价值688元代金券先到先得!很多朋友都问小兔快放暑假了7、8月份去哪里玩比较好呢?小兔几经寻找了七八月份的好去处就是我们的青海这美丽的地方,是7、8月份的好去处,下面就是小编为各位准备的青海旅行攻略之中的一条线路。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泰山,不用做过多介绍,闻名天下三千年,被尊为“五岳之首”,“中华十大文化名山”之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历史上曾有十二位帝王登临封禅或祭祀泰山,其中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
来源:漳州新闻网12月12日,长泰区“全闽乐购·乐享马洋”“旅游+美食”嘉年华活动将在马洋溪旺亭美食购物街开幕。这个“双十二”,“全闽乐购·乐享马洋”“旅游+美食”嘉年华诚邀广大市民、游客、食客前来长泰区马洋溪旺亭美食购物街参与味蕾狂欢,共
通过中国旅游地图来看中国的旅游景点,领略中国大好河山。第二十三篇 贵州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在中国西南部。战国时为楚国 地,唐置黔中郡和象郡,明置贵州省。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 人口4134万。民族构成较复杂。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西北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
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毛诗·小雅》诗序有曰:由庚,万物得由其道也。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也。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物得其宜——黄花梨文化展”,在这里文化是借用了考古学的习惯定义,即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