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8 05:21:10 | 浏览:928
苍苍嵩岳,泱泱黄河
天地之中,文明之源
在黄帝故里,寻根问祖
在少室山下,听晨钟暮鼓
在国际综合枢纽,看城市速度
青铜器的玉振金声回响飘扬
一分钟,心脏会跳动66次
一分钟,能用键盘打下100个字
一分钟,体内的每个细胞会发生
600万次化学反应……
郑州一分钟,会发生什么呢?
一分钟
14人寻根黄帝故里
一分钟
16位游客感受少林寺禅宗文化
一分钟
郑州机场吞吐货邮914公斤
一分钟
郑州“E贸易”交易额19026元
一分钟
“中铁装备”盾构机在地下掘进6厘米
一分钟
188部苹果手机在航空港下线装箱
一分钟
1284条女裤发往全国
一分钟
郑州产宇通客车行驶8万公里
一分钟
479位旅客踏入郑州地铁车厢
一分钟
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9.05万元
一分钟
73位旅客在郑州东站乘坐高铁
一分钟
南水北调1.5万m³丹江水穿越黄河
一分钟
再生水利用556吨汇成“水域靓城”
一分钟
燃煤使用量环比下降3.36吨
一分钟
新增绿地109平方米
一分钟
生产8万个速冻水饺,14万个速冻汤圆
一分钟
1494碗“郑州烩面”端上餐桌
一分钟
218名游客到郑州览中州盛景
一分钟
258.37万㎡场馆实现效益5.7万元
一分钟
徜徉5000年华夏历史
一分钟
看尽巍巍嵩山壮美黄河
一分钟
跨越现代化金融贸易制造新城
一分钟
看尽40年绿城的嬗变
一分钟
走进出彩中原之心
郑州一分钟
中国之中
它有辉煌的过去
更有让人憧憬的未来
郑州一分钟,惊艳世界
今天的郑州,值得所有郑州人表白
来源:网信郑州
1)郑州发布紧急提醒!乘坐过这些列车的立即报备!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办公室关于国内部分涉疫列车同乘人员的情况通报及报备提醒2022年9月20日—21日,郑州市接收到广州市和青岛市疫情防控部门协查函,涉及3名阳性列车工作人员和1名乘客及其相
红旗区关于密切接触者陈某某活动轨迹的通告(2022年57号)2022年9月17日1时40分,接核酸混采异常并与阳性病例辛某某同时空伴随人员信息报告,报告显示:红旗区陈某某9月16日在新乡高铁站与阳性病例辛某某同空间伴随。陈某某已接种三针剂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塑性调整,将郑州都市圈从“1+4”扩容为“1+8”,并提出要打造“郑汴许”核心板块。许昌近年来在推进郑许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更好服务郑州都市圈建设?9月27日,
24日,记者从南航河南公司了解到,2022年10月30日-2023年3月25日,民航将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为此,南航将新开广州-郑州-哈密、郑州-黄山-揭阳、郑州-阿克苏-喀什航线,计划在我省郑州、南阳、洛阳三个机场执行航班,航线总数54
目前,河南省下辖了17个地级市以及济源这个省管市。其实地级市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在地级市出现之前,则是省、地区、县三级管理模式。1983年,开封、郑州等城市先后建立了地级市。但是在建立地级市之前,出现了一系列的分家问题。开封地区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27日消息,郑州市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于23日召开。会议回顾总结2022年年初以来的发展改革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动员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认真履职、担当尽责,为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稳、全年红”作出更大贡献。郑州市政协副主
郑州市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城市,城市的能级非常高,是中部地区两大国家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近些年郑州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仅只是城市框架拉大了许多,整个城市的人口也多了很多,现在郑州已经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1.便捷的交通枢纽以交通枢纽的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郑州市气象台2021年08月22日13时3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3小时内,郑州市区、航空港区、新郑、荥阳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并伴有雷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大学路航海路↓↓↓郑州市伊河路
近期,河南郑州遭受暴雨、洪水侵袭,引发社会各界关注。7月21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向河南省领导留言:“我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名即将退休的人民教师。从7.15号开始在市中心医院住院至今。看到满城流水、公交停运、有家不能及时回的场景,
今天,一部展现郑州历史和魅力的宣传片在郑州媒体圈和自媒体圈流传,时长7分钟,看完不禁感慨,原来郑州的历史如此悠久。这么厚重的郑州你见过吗?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刘赟 李震郑州,正在经历着一场跨越时代的蜕变。在国家战略加持之下,郑州都市圈蓝图渐成。在都市圈核心,主城区、航空城交相辉映的“一主一城”发展趋势,形成沿京港澳高速公路、中州大道到机场的南北建设轴线已经明朗。作为衔接郑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摄影 洪波 寻找共同记忆,打卡全新郑州。9月7日晚,喜迎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河报豫视频特别策划的城市公益形象MV《这里是郑州》正式全网上线。这首“郑州范儿”十足的城市主打歌迅速燃爆全网,上线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着眼未来1500万至2000万人口规模需要,治理城市道路;对不安全、不规范的隔离桩全部拆除并修复路面;为每棵行道树植入芯片,建立行道树大数据库;用3年时间,使郑州由 “绿城”变为“绿都”……日前,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郑
河南商报记者 王乔琪郑州每年、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历史中出现的每一张规划图,都成了城市变化的最佳见证。今日,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城乡规划局获悉,从1927年第一版规划图诞生以来,郑州已经历了完整的6轮规划。这6轮规划,见证了郑州在90多年时
4月7日,郑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研究年度重点改革事项、开发区改革、“放管服效”改革、制度型开放高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深改委主任安伟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委深改委2022年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