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郑州做优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绿色答卷”

时间:2022-09-28 12:23:36 | 浏览:460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郑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本报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市十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郑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本报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市十年来发生的喜人变化,记录城市成长的脚步,共同感受城市的精彩律动。今日刊发“市园林局篇”,敬请关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

“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

城区绿地增一倍 生态园林添成色

郑州做优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绿色答卷”

本报记者 裴其娟

金秋时节,万物竞秀。省道312生态廊道内,游路蜿蜒,树叶婆娑,游客在沿黄自然风光中品味浪漫和诗意;南环公园苏园中,山水和鸣,清音盈耳,市民在亭台水榭间感受园林的精致典雅;信步走过街角路边,满眼青绿,花枝摇曳,不经意间就会遇见方寸之美……郑州,一座成色十足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跃然于世人眼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市园林局深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扩增城市绿地面积,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提升园林绿化内涵品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增量、提质、升级,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截至2021年底,郑州市建成区有公园游园1603处,绿地总面积24617万平方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6.74%、41.63%、15.26平方米,分别比2012年底增加4.04%、4.63%和4.76平方米,逐步形成了“两带、三圈、四心、九水、千园、三十一廊”的生态空间格局,成为长江以北地区唯一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称号的省会及以上城市。

人民公园青年湖 刘萍 摄

项目带动 城市绿地总面积倍增

清晨被鸟鸣叫醒,傍晚在园林中散步,节假日到郊野公园游玩,在郑州,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活,让郑州人的生态幸福感与日俱增。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年来,郑州市坚持把每年增加一定数量绿地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任务,坚持规划引领,坚持项目带动,狠抓公园绿地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绿量。

●生态廊道引领 绿道建设闻名全国

能像在景区一样赏花游玩,像在马路上一样骑车通过,像在公园里一样快步健身。十年来,郑州市革命性地持续推进绿道建设,深刻改变了道路绿化模式。

2012年起,以生态廊道建设为引领,对市区“两环三十一放射”道路,以及连接“六城十组团”的高速、国道、省道、市域快速通道、县乡道路和河流水系两侧各20~100米区域,实施生态绿化建设,配置自行车道、人行步道、公交港湾和休闲驿站等设施。全市已建成生态廊道3729.3公里,实现了“公交进港湾、行走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达到了交通、人行、绿化、生态的和谐统一,构建了城市通风走廊和绿色慢行系统、绿道网络系统。

西四环生态廊道 市园林局供图

2018年10月起,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要求,全面启动铁路沿线、生态廊道、过境干线公路、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区域绿化“五项”综合整治工作。累计完成绿化及提升7622万平方米,市域交通干道一改绿化斑秃、黄土裸露,变身美丽郑州生态绿化景观通廊。

“绿道”深刻改善了郑州的生态环境,成为市民群众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绿色出行的“幸福大道”。2019年,郑州市作为北方唯一城市,与上海、杭州、广州等6个南方城市一起,绿道建设工作被中宣部重点宣传。

●中心城区“千园”突破 四级公园体系见雏形

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空间依托。十年来,郑州市坚持不懈推进公园体系建设,每年把公园绿地建设列入民生十件实事安排部署,持续推进。市园林局编制完成了《郑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年》《郑州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三年建设规划》《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全面构建“一带两区、环廊交织、蓝脉绿网、绿核镶嵌”绿化系统空间结构。

在中心城区,强力推进大型公园建设,新建了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龙湖公园、凤山公园、青少年公园等市级大型公园和27个区级综合性公园。结合旧城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市场、学校外迁,实施“拆迁出的10亩以下地块全部用于绿地建设”的政策,强力推进千园工程,全市累计新建公园游园微公园1394个,中心城区实现了“千园”突破,特别是在城市东南西北4个区域,形成了以绿博园、园博园两个国家级公园和西流湖生态公园、北龙湖湿地公园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绿心”,建成区基本形成了“大小互补、均衡分布”的公园体系。

在城市外围,依托现有地形地貌、生态片林、水系湿地等规划43个郊野公园,已建成索河郊野公园等10个,在全市初步构建了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微公园(小游园)四级公园体系,“城在林中、园在城中、林水相依、林路相随”的生态格局基本形成。

人民公园中心广场 孙春凯 摄

十年来,郑州市建成区累计新建绿地面积15115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建成区绿地总面积比2012年底增长超一倍,绿地总面积实现倍增。

“环境大变样了!”家住天明路怡丰新都汇的市民杜雨虹说,一路之隔的天明路东农业路南,原来是大片的批发市场,汽车乱停乱放、道路扬尘,2021年郑州市青少年公园建成开放后,环境慢慢好了起来。如今,一条条“绿道”、一座座公园,宛如散布全市的“绿珠链”,不仅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美,而且对调节气候、阻挡风沙、降低PM10和PM2.5、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以人为本 公园品质内涵提升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肺”,荫润了城市空间,也是“城市客厅”,要以品质与内涵作底色。十年来,郑州市园林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园林绿化大比武、大竞赛、大提升为载体,持续提升公园绿地品质内涵,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拆围透绿 园景街景完美相融

2019年以来,以“共享敞开空间、提升绿化品质”为目标,以应拆尽拆、应透尽透、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为原则,以市级公园为试点,开展新一轮拆围透绿,对公园沿街街景进行透绿、补绿、增绿,实施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建设。碧沙岗公园、经纬广场拆围透绿工程,人民公园示范段、紫荆山公园示范段等14个公园拆围透绿建成,开放式的街区得到市民广泛好评。其中,碧沙岗公园拆围透绿完美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先后被住建部、省住建厅以及全国、省内各地市观摩近百次,成为“网红打卡地”。

●系列花展 生动展现美丽郑州

2015年以来,市园林局启动“绿满商都·花绘郑州”系列花展,将此前市属各公园广场的花展整合为18项,基本实现月月有花展,每年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在花展和“月季花城”建设带动下,截至2021年,全市共有市花月季1200余种、8大花型、9大色系、2185万株,建成1个市花专类园、4个市花公园、12个市花游园、145个市花单位(小区)、7座市花立交桥、106条市花道路,为市民营造了“绿城无处不飞花”的浪漫和惬意生活。

月季公园 杨志成 摄

●精细管理 全面提升公园品质

坚持建管并重,建立了园林绿化“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探索推行精细化管理,在县(市)区、公园广场、市区道路分别开展“月季花杯”“五星”“五级”评比竞赛活动,形化精细化、网格化管理的“郑州模式”。全市共有2个国家重点公园,8个五星级公园,走在全省前列。

围绕服务提升,积极实施公厕升级改造、游憩空间再造、文化建园,对16个公园广场、54座公厕进行改造提升,已完成18座;基本完成碧沙岗基础设施提升;在人民公园建成了河南省首家“城市有声书屋”,在月季公园建成了月季科普馆,让市民在游园时得到更多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文化享受。

实至名归 郑州园林品牌彰显

十年来,郑州在全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郑”的实力有目共睹。伴随着城市的成长,郑州园林绿化也向着量质并举转变,郑州园林品牌和特色不断彰显。

●塑造品牌 成功举办国际园博盛会

2017年9月30日至2018年5月31日,以“引领绿色发展,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以“百姓园博、文化园博、海绵园博、智慧园博”为特色,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完成国内外城市和国际设计师室外展园94个,建成1785亩园博园,集中展示了国内外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风景园林设计建造艺术,为地方文化、国际文化和园林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累计接待游客268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10.7万人次,得到了住建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塑造了郑州园林的品牌。

●实至名归 荣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经过不懈努力,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居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高,2020年1月22日,住建部下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命名2019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县城、城镇)的通知》,郑州市与南京市等7个城市一起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省会及以上城市。这是目前我国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最高荣誉。

郑州植物园一景 市园林局供图

●凸显特色 高架桥彩扮成靓丽风景

月季是郑州的市花,为了更好展示月季的风采,2020年以来,郑州市借鉴外地经验,创新性实施高架桥彩扮工程,已完成陇海路中州大道、西三环、西四环等三个立交桥40公里护栏美化提升,栽植耐寒、耐高温月季十余个品种约40万株。采用水肥一体化加压灌溉技术,解决了高架桥月季管理养护难题,将原本单调乏味、毫无生机的高架两侧装点得繁花似锦,姹紫嫣红,营造出贯穿郑州东西的空中花廊,打造出具有郑州特色的立交桥景观,成为绿城最靓丽的一道立体风景线。

●加强监管 推动园林绿化量质并举

十年来,郑州市园林局先后编制出台了《郑州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郑州市公园规划建设导则 》《郑州市中心城区微公园、游园规划建设导则》《郑州市城市绿化树种推荐名录》,切实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推动园林绿化从重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管养并重转变,不断提升市民优美生态环境的幸福感。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回首十年,全市园林系统砥砺奋进,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诗意画卷正徐徐铺展。展望未来,市园林局将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踔厉奋发,扛牢绿色使命,落实郑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进一步构建良好生态系统,为厚植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生态底色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资讯

海南持续开展“查破促”活动加快自贸港项目建设

中新网海口9月24日电 (记者 王辛莉)9月23日,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第五次推进会上表示,要加强统筹协调,提升服务水平,破解堵点难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会上逐一剖析

全年精彩②|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本报讯(通讯员王琨 全媒体记者韩秀嫣)近日,襄城区教育局获县市区教育局质量评价一等奖。这是襄城区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一个缩影。2021年,襄城区着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突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加快补

芜湖市镜湖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走镜湖”工作启动

10月12日,芜湖市‬镜湖区委副书记、区长鲁先贵利用中午时间,带队赴渡春路、吴家花园和杨家巷等处,率先垂范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走镜湖”工作,通过实地步行,现场查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和立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宣城市宣州区:平台提质促发展扬帆起航正当时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园区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眼下,宣城市宣州区上下处处呈现着大干快干的场景,“六大攻坚”之一的平台提质攻坚立足园区聚焦发力,创造了接二连三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企业扩建快马加鞭日前,走进宣州经济开发区,干净

张家口市桥东区惠民场所建设搭上老旧小区改造“顺风车”

河北新闻网讯(岑屹、张丽利)近年来,张家口市桥东区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以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标、以“一老一小”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小区改造腾退的锅炉房、门房等闲置房产建设小学生一站式托管中心(“小饭桌”)、日间照料服务站

国家卫健委:我国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突出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

7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暑期学生健康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表示,2020年我国学生近视早发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2020年全国幼儿园大班6岁儿童近视率与2019年相比持平,与20

国家卫健委:近视低龄化问题突出,约10%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学生近视早发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但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10月26日,教育部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指出,2020年监测显示,全国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都超过9%,最高的达到了19.1%;全国

两店近视眼镜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为了让消费者了解近视配装眼镜的质量和安全情况,更好地引导消费,近日,湖北省黄石市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对黄石市城区的部分近视配装眼镜商品开展了比较试验。本次比较试验的25款近视配装眼镜样品,均由黄石市消委会工作人员模拟消费者在黄石市城区大型商场超

2023国家公务员对视力的要求是多少?

随着考试热,很多考生开始关注近视手术——2023国家公务员对视力的要求是多少呢?近视人群需要提前多久摘镜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答下吧!2023国家公务员对视力的要求是多少呢?普通公务员招考对考生的视力要求参照的是《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

2023国家公务员视力标准是多少

  2023年度公务员招考报名已经开始,国家公务员考试不仅要通过笔试,还有面试和体检关卡在等着大家。因此提前了解2023国家公务员视力标准是多少是很有必要的。今天就由厦门眼科中心来给大家解答下吧。  2023国家公务员视力标准是多少  普通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光伏发电资讯网梨子水果网王丽坤影迷网薛之谦歌迷网柳州新闻资讯网盏记燕窝广州白云山资讯网发型设计大全汕头新闻资讯网念念相忘电影网泸州老窖A股平面模特资讯vivo手机评测网渔具网煤炭期货网
郑州新闻资讯网-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郑州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众多,自然山水资源丰富。有“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轩辕黄帝故里、黄河文化公园、天文观星台、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中岳庙、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打虎亭汉墓;有峡谷飞瀑环翠峪和风光旖旎的雁鸣湖等众多旅游胜地。
郑州新闻资讯网 pielo.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