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1+1>2乘势而上的焦作力争成为郑州都市圈“核心力量”

时间:2022-09-29 01:21:58 | 浏览:4647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 王怡潇)9月25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焦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会上,中共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介绍,近年来,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 王怡潇)9月25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焦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焦作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中共焦作市委书记葛巧红介绍,近年来,郑州都市圈战略的深化,对郑焦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焦作在都市圈中如何实现更好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也提出了新课题。

葛巧红提到,郑州都市圈扩容,对焦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用好这一机遇,焦作能借力都市圈、携手兄弟市共同发力,发挥1+1>2的协同效应,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发展,成为都市圈的中流砥柱,为河南更加出彩作贡献。真正成为都市圈的核心力量,需要谋在深处、干在实处。

站位全局找定位。紧密对接国家、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立足焦作看焦作、跳出焦作看焦作,跳出河南看焦作,把握焦作在郑州都市圈的区位、禀赋、产业、文化等特点,提出努力把焦作建设成为郑州都市圈新兴增长中心、全域旅游示范区、绿色智造核心区、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定位;紧密围绕1+8郑州都市圈规划,将市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统筹衔接,编制实施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以及郑焦产业、文旅、物流、交通等多个专项规划,理清楚怎么办。

抢抓机遇补短板。坚持交通先行。以破解跨黄河交通瓶颈为重点,谋划实施重大交通项目“378”工程(“3”即加快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新焦高铁、郑州都市圈交通S3线焦作段3条铁路项目建设;“7”即强力推进沿太行、沿黄、沁伊、焦平、长修、焦唐、郑焦7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8”即扎实推进孟州至偃师、焦平高速、沁伊高速3座黄河大桥建设,力争新开工郑焦高速、焦唐高速2座黄河大桥,在已通行3座桥的基础上,构建8座黄河大桥布局,突破黄河天然屏障,让“天堑变通途”),着力解决桥的问题,3座黄河大桥建成通车、5座正在谋划推进;扎实推进路的建设,郑焦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行,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年底前开工,仅去年就开工建设包括沿黄、沿太行等5个高速公路项目,在建里程约187公里。新焦铁路、都市圈轨道交通S3线焦作段等项目也在加紧谋划推进。通过实施这些重大交通项目,黄河天堑正在变通途,郑焦同城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为焦作立足都市圈发展,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强力支撑。坚持服务共建。加快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推进河南理工大学等都市圈“双一流”大学建设,河南太极拳学院、黄河交通学院、黄河生物科技学院、郑州澍青医专修武实训基地等一批高校院所落户焦作市。加快医疗资源交流合作,强化郑州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市人民医院、市二院、市妇幼保健院与郑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省骨科医院等开展战略合作。加快政务服务衔接互认,探索建立都市圈内市场标准统一互认机制、政务服务联通互认机制,加快实现民生保障事项“一地受理、一次办理”,包括公积金、不动产、教育等多个领域的首批27项事项实现跨城通办。全方位借力科创力量。成立焦作市科创委,组建市产业技术科学院,吸引都市圈更多创新资源,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被认定为首批河南省中试基地,河南省临床医学创新转化中心、郑州大学智慧元素研究院等郑焦合作共建项目先后落地。

巩固优势增实力。突出园区共建。积极探索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规划建设郑焦科创走廊、智造走廊、郑洛焦沿黄绿色发展走廊,推动产业园区与郑州、洛阳创新资源对接合作。武陟产业新城、温县金水新兴科技产业园、孟州石化园区等“飞地园区”初见成效,仅武陟县就吸引郑州企业300余家,布局了磨料磨具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集群项目。突出产业协同。推动新材料、绿色食品、新能源及网联车、生物医药、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等五大产业与都市圈产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突出完善机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郑焦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健全郑焦两市沟通协调机制,聚焦跨区域重大设施、产业转移、园区共建等领域,常态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连续4年制定年度目标清单、工作清单,滚动实施200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的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600亿元。

依托禀赋作贡献。把用好资源禀赋、强化协同联动作为落实都市圈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突破的关键举措。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太行山北部生态屏障功能,统筹推动郑焦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确保南水北调三个安全(工程、供水、水质安全)。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城乡自然资源大幅增值,变焦作的美丽风景为都市圈的美丽经济,化焦作的绿水青山为都市圈的金山银山。强化产业协同发展优势。用好黄河、山水、太极等文旅资源优势,协同共建都市圈沿黄国际文化旅游精品带,共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布局建设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联合打造都市圈完整产业链。增强区域联动发展优势。太焦高铁建成通车,提升了焦作联动豫西北和晋东南的区位优势。将持续深化与三晋地区在产业联动开发等方面的协作发展,打造郑焦晋智慧物流走廊,当好豫晋联动发展的桥头堡。

相关资讯

十年,你眼中的郑州,发生了多少变化?

你可曾想过十年 可以发生多少变化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充分展示郑州广电人昂扬向上、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近期,郑州广播电视台开展“我眼中的这十年”主题vlog展播活动。这一次,土生土长的郑州“老司机”、郑州广播电视台十佳主持人 大锤 搭档

重磅!郑州都市圈扩容为“1+8”!到2025年GDP力争达到6万亿元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访贤/文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顺应这一经济规律,河南省委、省政府站位新发展格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全局,对河南省区域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塑性调整,将洛阳、平顶山、漯河、

郑州通报1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

关于郑州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通报2022年4月8日,我市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病例20:近期上海返郑人员。3月24日-4月4日,在上海市活动。4月5日,18:34乘坐

焦作市发布健康提醒:非必要不离焦

来源:焦作日报焦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健康提醒:非必要不离焦7月份以来,南京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波及到5省9市。近日,我市接到山东等地发出的南京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协查函,涉及我市解放、马村、武陟和博爱等县区人员,这些人员均为外出旅游、

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到中站区调研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

为全面了解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工作会议精神情况,9月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修、副主任许竹英一行到中站区,调研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区委书记董红倜,区领导宋瑞

焦作中站区:实施“人才+”战略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

大河网讯 近年来,焦作市中站区坚持把人才优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奋力打造“三区四基地”产业格局为目标,实施“人才+”战略,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探索符合中站实际的人才工作方式方法,为打造创新融合先导

焦作市中站区1块宅地网拍,焦作正阳置业再落一子

9月5日,焦作市中站区桃源路矿中街西南位置,一块8.91亩微型住宅用地网上挂牌出让,以起始价成交,每亩地价为173.51万元,楼面地价为1370元/㎡,被焦作市正阳置业竞得。5号地块成交信息5号地块界址图5号地块界址图JGT2021-5号地

“校农结合”发展特色产业焦作马村区举办首届优质西甜瓜品种品鉴会

六月的马村,绿色满园,瓜果飘香。6月6日上午,在焦作市马村区河马仙果小镇、河南农大马村优质果蔬科教园区,首届优质西甜瓜品种品鉴会在此举行。当天,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康相涛一行莅临马村区河马仙果小镇调研指导并参加优质果蔬品鉴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焦作马村区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聂会军 通讯员 马莹洁 文/图“我宣布,焦煤集团年产60万吨氧化钙项目开工!”7月5日上午,在河南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焦作市马村区分会场集中开工仪式上,伴随着区委书记师少辉铿锵有力的声音,马村区项目建设再

细致帮扶安农心,焦作马村区农业农村区疫情下积极开展农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王丽坤影迷网深圳新闻资讯网电脑组装教程网欧米奇西点学习网新疆和田玉下午茶文化网吉隆坡旅游网国美零售港股墨西哥旅游网飞科剃须刀评测网伊利股份A股希腊旅游网今日廊坊今日潍坊今日青岛
郑州新闻资讯网-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郑州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人文景观众多,自然山水资源丰富。有“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寺、少林功夫、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轩辕黄帝故里、黄河文化公园、天文观星台、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中岳庙、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打虎亭汉墓;有峡谷飞瀑环翠峪和风光旖旎的雁鸣湖等众多旅游胜地。
郑州新闻资讯网 pielo.cn©2022-2028版权所有